2006年11月14日星期二

游中山陵

(荣智健斥资约62.6亿港元购入英美矿业1.13%股权。中国人对非洲的能源投资正在逐步展开。速度应该再快一点啊!)

对南京中山陵的游览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如果再不记录下来,估计就会淡忘了。

在离开大学校园前夕伙同几个同学去上海、苏州、南京“体验生活”。在参观完苏州的拙政园后,我独自踏上了去南京的旅途。

乘坐昂贵的“庞巴迪列车”(买错票了…)在中午抵达南京。南京火车站正在大修,到处是施工材料,黄土漫天。在火车站不远处找了家旅馆暂时安身。之后又在附近找了家小饭店解决了温饱问题。没发现南京有什么特色小吃(盐水鸭除外),到处都是卖套餐(其实就是盒饭)和米线的。

下午的目标是向往已久的中山陵,要乘坐旅游1路公交车。南京的公交很有特色,大概是为了赶时间,在站内有车的情况下,其他车不会等待进站接客,有时在站外50米处就停车下人了。于是马路上就会经常上演等车者“百米冲刺”的撼人场景。

我在游1路公交车顶层就坐后遇到了一个喋喋不休的老年女游客。一路上不断的夸赞着国民党和孙中山蒋介石为南京和这个国家所作的“伟大贡献”。到目的 地时我才搞清楚,原来她是从台湾来的国民党党员,为连战首次访问南京打前站的(次日连战拜祭了中山陵)。如果她知道我是个共产党员的话不知作何敢想。虽然 她的话我无法完全同意,但是可以看出国民党在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方面用功不浅。

站在中山陵的门口就马上感觉到了它的庄严肃穆。平整的石板路面宽敞的可以并排通过数量汽车。两边的雪松使这种气氛更加浓重。这也是我见过的最高大的 松树了。一路上跟在其他旅行团的后面上山,可以免费听导游讲解(我还没有富裕到可以一个人请导游的地步)。中山陵的每一座牌坊,每一块石碑,每一件雕塑几 乎都出自名家手笔,凝结着全国人民对伟人的崇敬之情。

中山陵紧邻明孝陵,几乎占据了半个中山,工程量十分浩大。据说其设计者就累死在工地上。站在山顶的陵寝门口可以俯视整个南京城。就其规模来看它更像是一座“皇陵”。这似乎与中山先生要求从简入葬的遗愿不符。孙中山之后的领导者们再也不会有如此宏伟的陵墓了。

中山先生的棺椁位于其汉白玉卧像下面大概四五米深的地下,有很厚的钢筋混凝土覆盖。国民党逃往台湾时也无法将其完整移出带走。

回去前买了套孙中山和宋氏姐妹的明星片留作纪念。这里的纪念品种类不多,有意义的就更少了。还有不少卖石头的,不过真正的雨花石很少。据说雨花台的石头基本上挖光了。

回去的公交车上挤的满满的,脚也伸不开。路过明孝陵,可惜太晚了。南京的马路秩序还不错,比北京好多了。就是红绿灯太多,经常车行数十米就有一处红 绿灯。我发现南京的公交司机开的比北京猛多了。只要车上人不满,就是飙车的速度,上海也差不多。苏州名气不小,但公交系统和市政建设就差多了,到底比不上 省会城市。
(美国想就伊拉克问题同伊朗和叙利亚协商。布什忽弄鬼呢?)

没有评论: